糞便處理設備?堆肥生物學評價指標
糞便處理設備堆肥生物學評價指標
(5)c/N的變化碳源是微生物利用的能源,氮源是微生物的營養物質,堆肥過程中有機物經過礦化、腐殖化過程,碳轉化成二氧化碳和腐殖質物質,而氮則以氨氣的形式失,或變為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或被微生物體同化吸收。因此,碳和氮的變化是堆肥的基本特征之一。這些指標主要包括較常用于評價腐熟度參數的固相C/N、水溶性成分(主要的數有水溶性碳、水溶性碳與水溶性氮的比值WSC/wsN、水溶性碳與總氮量的比值W8CTN、水溶性碳與有機態氮的比值wSC/Norg)。與固相C/N相比,水溶性C/N在評價堆肥腐熟程度上更為有效,也更少受原材料的影響。
3.生物學評價指標
(1)呼吸作用對于好氧堆肥來說,微生物耗氧率的變化反映了堆肥過程微生物活性的變化,也反映了堆肥過程有機物的變化。可根據堆肥過程中微生物吸收O2和釋放CO2的強度來判斷微生物代謝活動的強度及堆肥的穩定性。通常在堆肥后期,堆肥CO2釋放強度降低并達到相對穩定。呼吸作用可通過測定呼吸強度和溶解氧來計算,由于測定與實際誤整大,這個指標較少使用,但可作為微生物代謝活動強度的指示指標。
(2)微生物活性變化參數反映微生物活性變化的參數有酶活和微生物量。堆肥過程中,多種氧化還原酶和水解酶與C、N、P等基礎物質代謝密切相關。分析相關的酶活力,可間接反映微生物的代謝活性和酶特定底物的變化情況。微生物對難分解碳源的利用致使纖維素酶和脂酶活性在堆肥后期迅速增加,故可用來了解堆肥的穩定性。
堆體不同區域及不同堆肥階段,微生物群落的特征顯著不同,表明其腐熟過程有差別。通常很難用堆肥過程中某種微生物存在與否及數量多寡來指示堆肥腐熟程度,但不同微生物群落的變化卻能很好地指示堆肥腐熟程度,因此生物分析可作為評價堆肥腐熟度的合適方法。ATP(三磷酸腺苷)是土壤中生物量的測定方法之一,近年來開始在堆肥中應用。ATP(三磷酸腺苷)與微生物活性密切相關,隨堆肥的時間變化明顯。但ATP的測定比較復雜,監測設備投資較大,原料中如果含有ATP抑制成分,對ATP的結果也有影響。
污泥有機肥設備,加工商品有機肥需要兩個步驟:前期發酵與處理部分和深加工造粒部分。糞便處理設備配套需要發酵翻拋機、有機肥粉碎機、滾筒篩分機、臥式混合機、雞糞有機肥造粒機、回轉烘干機、冷卻機、篩分機、包膜機、包裝機、輸送機等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