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壓造粒機?生產的復混肥料的發展
擠壓造粒機生產的復混肥料的發展
我國復混肥料的生產和使用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我國各級農業部門已陸續開展測土施肥和配方施肥,并根據土壤和作物的需要,研究和生產各種專用復混肥料。根據2012年《中國統計年鑒》,2011年全國復混肥的實際產量已達1895.1萬噸(折合純養分),為當年全國化肥生產總量(萬噸養分)的33.22%。目前,全國已生產用于糧棉油、林果、蔬菜和花木等作物5大類50多個系列與品種的專用復混肥。為了發展復混肥生產和推廣應用,“高濃度復合肥料品種、應用技術和二次加工技術研究”被列為“六五”和“七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配方施肥技術列為“八五”期間重點推廣的農業技術之一。由于大規模、多層次和多部門的協作研究,使化肥使用效率提高3%以上,進一步肯定了我國發展復混肥料是促進農業科技進步、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重要措施復混肥的發展引起了化肥生產結構和化肥市場結構的變化。化肥廠從單一生產化肥到建立原料基地并建立兩級加工制,即大型的化肥廠建在原料產地,集中生產為數不多的化肥品種或中間產品,如液氨、尿素、過磷酸鈣和氯化鉀等,稱為基礎肥料;然后再將它們運輸到農業地區,按照當地農業施肥要求進行二次加工,由此改變了傳統的化肥市場結構。傳統的化肥市場結構一般是由化肥生產廠批發商(即化肥銷售中心)-零售商農戶四部分組成,具有化肥兩次加工體制的化肥市場是由化肥生產廠-化肥二次加工廠兼零售商農戶三方組成,從而簡化了市場途徑。
污泥有機肥設備,加工商品有機肥需要兩個步驟:前期發酵與處理部分和深加工造粒部分。糞便處理設備配套需要發酵翻拋機、有機肥粉碎機、滾筒篩分機、臥式混合機、雞糞有機肥造粒機、回轉烘干機、冷卻機、篩分機、包膜機、包裝機、輸送機等設備。